
手机: 18983993125
电话: 023-62895226
南岸校区: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21号附8号(重庆工商大学实践楼3楼)
大学城校区: 重庆市高新区富康新城5号门
在习舟教育的课堂上,胡秋雨老师常对学生说:“刚柔并济,厚积薄发”这句话,温柔而笃定,恰是她语文教学理念的注脚——语文不仅是工具,更是滋养心灵的土壤,是连接自我与世界的桥梁。
01从“枯燥”到“⼊⼼”:

让语文拥抱鲜活的生活面对短视频时代学生注意力的碎片化,胡秋雨深知语文课堂的突围之道在于“唤醒”。她将晦涩的文本化作身边的故事:一次雨后的放学路,一段朋友间的私语,都可能成为解读经典的密码。她相信,当文字照进现实,思考便有了温度。课堂上,她鼓励学生各抒己见,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点燃对语文的主动探索欲——这里没有标准答案的桎梏,只有对文本的真诚叩问。
02“放宽”的智慧:看见每一朵花独特的花期

作为班主任与语文教师的双重角色,胡秋雨以细腻的共情力守护着学生的成长。面对基础薄弱的孩子,她推行“放宽政策”:别人一天背一首诗,他们可以两天;别人默写单词,他们从认读开始。她眼中没有横向的对比,只有纵向的成长轨迹。“重要的不是追赶他人,而是超越昨天的自己。”这份耐心,源于她对育人本质的理解:教育是静待花开,是陪伴每一颗心找到自己的节奏。
03从“读”到“⽣⻓”:

语文课堂的三重馈赠胡秋雨心中的语文教学,早已超越“阅读”的单一维度:以表达锻造思维力:她引导学生从“写什么”(激活生活与阅读积累)到“怎么写”(搭建逻辑框架、锤炼细节描写),让写作成为梳理思想、表达自我的通路;
以共情培育人格温度:当学生倾诉烦恼,她以倾听化解迷茫,用文学中的悲喜教会他们理解人性,让文字成为心灵的解药;以文化锚定精神坐标:从古诗文中的家国情怀,到汉字里的千年智慧,她带学生触摸文化根脉,在时代洪流中寻得精神的支点。
04语文的终极价值,是赋予学生三件行走人生的礼物:
清晰的表达力,让他们言之有物;独立的思考力,让他们明辨是非;丰沛的共情力,让他们心怀悲悯。
当学生带着这些能力离开课堂,语文便不再是一门学科,而成为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——听檐角雨落,看路边花开,记录每一瞬心灵的悸动。胡秋雨老师深信,语文的进步如春草萌发,悄然无声却充满力量。在习舟教育这片园地,她愿以文字为锄,以耐心为露,守护每一株思想的幼苗,静待他们在人文的光照下,舒展枝叶,终长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模样。05胡秋雨寄语:
“愿你们带着课堂上收获的‘读与写?’,在生活里多一份敏感——因为语文从来不止在课本里,她在你们往后漫长的人生里,等着你们用自己的经历,写出独一无二的注解。”